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。 (2024年6月16日)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,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。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,也不要翻译不可靠、低品质内容。依版权协议,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,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{{Translated page}}标签。
伦敦雾霾大烟雾笼罩中的伦敦街市。图正中为纳尔逊纪念柱。原文名 Great Smog of London日期1952年12月5日—9日 (1952-12-05 – 1952-12-09)地点 英国伦敦坐标51°30′25″N 0°07′37″W / 51.507°N 0.127°W / 51.507; -0.127起因空气污染伤亡人数4,000人死亡(1952年政府估计)[1]
10,000-12,000人死亡(现代估计)[1][2]
伦敦历史
演变伦蒂尼恩伦迪威克(英语:Lundenwic) · 伦敦堡(英语:Lundenburh)西敏市 · 伦敦市米德尔塞克斯 · 伦敦郡大伦敦
时期罗马伦敦盎格鲁-撒克逊伦敦(英语:Anglo-Saxon London)诺曼-中世纪伦敦(英语:Norman and Medieval London)都铎王朝伦敦(英语:Tudor London)斯图亚特王朝伦敦(英语:Stuart London)18世纪伦敦(英语:18th-century London)19世纪伦敦(英语:19th-century London)20世纪早期伦敦(英语:History of London (1900–39))现代伦敦
事件黑死病(英语:Black Death in England) · 农民起义伦敦大瘟疫 · 伦敦大火宽街霍乱 · 大恶臭伦敦大轰炸伦敦烟雾 · 伦敦爆炸案博览会(1851 · 1908(英语:Franco-British Exhibition (1908)) · 1951(英语:Festival of Britain))奥运会(1908 · 1948 · 2012)
相关伦敦词源(英语:Etymology of London) · 伦敦计划伦敦桥 · 伦敦城墙
查论编
伦敦雾霾(英语:Great Smog of London、Great Smog of 1952)[3]是1952年12月5日至12月9日发生于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事件。发生的原因包括气温低、反气旋、高压笼罩、无风以及大量燃烧煤炭所产生的空气污染而形成的大雾。
虽然这是英国史上最严重的公害事件[4],而且发生当时能见度极低,烟雾甚至影响到室内,但因伦敦在这之前已经历过多次类似事件,所以当时并未引起重视。政府部门在数周后的报告中指出,截至12月8日,雾霾导致了计有四千人的死亡,并导致十万人以上受到呼吸道疾病影响。2004年的报告更指出,估计有逾一万两千人死亡[5]。该事件使得政府修改了多项法规,包括1956年清洁空气法,并且对于各国现代公害运动及环境运动的兴起具有深远的影响。原因是SOx(硫氧化物)严重超出正常值,与日本四日市哮喘的污染内容有共通之处。而反气旋加剧的空气品质恶化则类似1948年美国的多诺拉事件。
事件经过[编辑]
伦敦冬季多浓雾天气(此处提及的雾亦是大气污染的一种),工业革命以后,带来煤炭燃料的大量利用,燃煤后的烟尘与雾混合,滞留于地表上,被称为黑雾,吸入烟雾导致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增加,身体健康受害。今天流行文化上可以听到“19世纪末的伦敦素有雾都之称”,此说法纪录老伦敦雾霾严重的历史风情,与现代伦敦差异颇大。而1950年代以前的100年间伦敦有大约10次大规模烟雾事件,其中最严重、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一次即1952年。
1952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间,高气压覆盖英国全境上空,给伦敦带来寒冷和大雾的天气。冷天时伦敦市民通常多使用煤炭取暖。同时期,伦敦的地上交通工具正逐渐淘汰路面电车,开始全面使用内燃引擎的巴士,后者在运转中排出大量废气。当时市区内还有许多燃煤发电厂,包括巴特西发电厂、河岸发电厂(后来改建成今日的泰特现代美术馆)。
供给暖气的火力发电厂与内燃机车产生的亚硫酸(二氧化硫)等大气污染物质在冷空气层中如被锅盖封闭一般而不得排散,污染物遂浓缩形成为值数仅为pH2的强酸性、高浓度的硫酸雾。
亚硫酸气体的正常峰值浓度为0.1 ppm至0.7 ppm,悬浮颗粒的正常值为0.2 mg/m3至1.7 mg/m3,超出即属异常。
烟雾进入民宅,人人眼痛、鼻痛且咳嗽不止,黑暗中交通事故不断,救护车与消防车也难以出动。大烟雾的隔周,各医院收治了大量得支气管炎、支气管肺炎、心脏病的重患,总计大烟雾期间死亡4,000馀人。另有诸多老人和儿童为慢性病患者。其后数周间又有8,000馀人死亡,合计死者数达12,000人以上,成为罕见的大惨案。
事件后的对策[编辑]
大烟雾事件的巨大冲击成为亮出解决大气污染真正的契机,烟雾带来的深刻问题为全世界知晓。英国政府推出多项燃料使用规范、以及制定禁止工厂排烟的基准,如1956年与1968年的“1956年清洁空气法”(1956 Clean Air Act)、1954年的“伦敦市法”(City of London (Various Powers) Act 1954)。
相关作品[编辑]
2016年,在美英合作的电视影集《王冠》第1季第4集中,大幅描写了伦敦雾霾事件的影响[6][7]。
参考文献[编辑]
^ 1.0 1.1 The lethal effects of London fog. BBC News. 22 December 2015 [2021-07-31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10-09).
^ Potenza, Alessandra. In 1952 London, 12,000 people died from smog — here's why that matters now. The Verge. 16 December 2017 [2021-07-31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-07-26).
^ A Look Back at the London Smog of 1952 and the Half Century Since. [2016-01-2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08-16).
^ Great Smog is history, but foul air still kills | UK news | The Guardian. [2016-01-2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-09-22).
^ A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mortality from the London smog episode of 1952: the role of influenza and pollution. [2016-01-20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-08-07).
^ Dibden, Emma. The 10 Key Moments From 'The Crown' Season One. 哈泼时尚. 2016-11-09 [2017-05-17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-10-31).
^ Samuelson, Kate. Everything to Know About the Great Smog of 1952, as Seen on The Crown. 时代 (杂志). 2016-11-04 [2017-05-17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-12-06).
相关条目[编辑]
1966年纽约烟雾事件
豌豆汤雾
空气污染
多诺拉事件(1948年)
1989年雅典紧急状态事件
2016至2017年冬山西临汾二氧化硫严重超标事件
外部链接[编辑]
伦敦烟雾事件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
The Great Smog of 1952[失效链接]
Days of toxic darkness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
Historic smog death toll rises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
NPR: The Killer Fog of '52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
Pollution call on smog anniversary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