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“显存”这东西。平时捣鼓电脑,尤其是玩游戏或者搞点图形设计啥的,总能听到这个词,什么“你这显卡多少G显存?”,“我这游戏提示显存不足了”,听得多了,我就琢磨着得好好弄明白它到底是干啥的。
我最早对这玩意儿有概念,还是好几年前了。那时候刚配了台新电脑,自我感觉良觉得玩啥游戏应该都挺流畅。结果装了个当时挺火的大型游戏,进去一开始还行,一到那种画面复杂、特效多的场景,或者转个视角快一点,就开始卡顿,有时候甚至卡成幻灯片。当时我就特郁闷,这不应该,配置按说够用了。
我就开始瞎琢磨,是不是驱动没装是不是系统有问题?折腾了一圈,好像都没啥大改善。后来上网查,看别人讨论,发现很多人提到显存不够可能会导致类似问题。我才意识到,显卡不光要看核心型号,还得看后面跟着的那个多少G的数字,也就是显存容量。
那这显存到底是
后来我慢慢理解了,说白了,显存就像是显卡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“小仓库”或者“工作台”。电脑要显示画面,不是凭空变出来的,得有很多数据要处理,比如游戏里的各种模型、地上的草、墙上的纹理贴图、还有马上要渲染出来的下一帧图像等等。这些东西在被显卡核心(就是那个GPU)处理之前或者处理之后,总得有个地方临时放着?这个临时存放的地方,主要就是显存。
你想,如果这个“小仓库”太小,要处理的东西又多又大,那不就放不下了吗?放不下咋办?显卡就只能去找电脑的内存(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插在主板上的内存条)帮忙,把一部分数据先挪到那边去。但是你想,这数据传来传去的,肯定没有直接放在自己“小仓库”里用着方便、速度快。这一来一回耽误时间,反映到游戏里,就是画面卡顿、掉帧。
显存大小和游戏体验
我当时那个游戏卡顿,很可能就是显存不够用了。我试着把游戏的分辨率调低一点,把画面特效、纹理质量啥的都往下降一降,果然,卡顿就明显缓解了。为啥?因为降低画质就意味着需要处理和临时存放的数据量变小了,我那个显卡的“小仓库”又能勉强应付了。
这就解释了为啥现在大家买显卡越来越关注显存容量:
现在的游戏画面越来越精细,贴图分辨率越来越高。
大家追求更高的分辨率,比如2K、4K屏幕。
各种光线追踪之类的新特效也很吃资源。
这些都意味着显卡需要处理和暂存的数据量越来越大,对显存这个“小仓库”的容量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。如果你显存不够大,就算显卡核心本身性能还行,也可能因为数据存不下、来回倒腾而发挥不出全部实力,导致游戏体验下降。
也不是说显存越大就一定越它得跟显卡核心的性能匹配。一个性能很弱的显卡核心,配个超大显存也没啥用,就像个小工人配了个巨型仓库,他本身干活慢,仓库再大也利用不起来。但反过来,一个强力核心配个小显存,那肯定就憋屈了,是明显的短板。
我现在看显卡,除了看型号,也会特别留意显存大小。对我来说,搞清楚显存是干嘛的,帮我更好地理解了电脑硬件是怎么工作的,也让我在选择硬件或者调整游戏设置时更有谱了。基本上就是这么个实践过来的理解,希望能帮大家也弄明白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