敌台的修筑,大大加强了城墙的防御功能。

怀安县的长城属于宣府镇下西路长城。

在宣府镇长城中,保存最好的是东洋河西岸至香炉山8.4公里段,这里地处偏僻,人为破坏较少。

香炉山东侧有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石基砖砌方形空心敌楼,当地村民称之为“有味楼”,疑为“右卫楼”谐音讹传。

此楼为上下两层建筑,楼高10米,底宽10米,顶宽7.5米。在下层东侧墙距地面1米高处,有一砖拱小门,高1.75米,宽1米,进此门沿18级台阶可上到二层台上。二层台为回廊式结构,中间为4米见方的天井。东有三箭窗,中间大两侧小。北有五箭窗,中间大,左右各有两小箭窗,为上下排列。

在二层楼西北角有天井通往楼顶。楼顶上四周原有垛口,后来坍塌。从外面看,四壁共有9个小洞室和18个小洞门, 当地群众称之为“九窑十八洞”,此台是下西路长城沿线中仅存的一座空心敌楼。

由怀安人马利根据实地遗迹测绘和史料研究而复原制作的透视、剖面、结构敌台模型,真实再现了这一工程的宏伟,再现古人的聪明才智。

空心敌台西面

内部结构,砖碹制,二层平台上回廊式结构砖碹拱顶

长城敌台是整个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,它与墙台、烽火台等建筑密切配合,在没有烽火台的地带,敌台也为传烽之地。

在边军驻守上,敌台也成为坚强堡垒。遇敌入犯,登台迎战,台上备有军器、辎重,并且守兵居高临下,使敌军不能近台,即令敌军突入边墙,敌台守军依然可以据台固守,射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。敌台之下,另有驻屯军队,和台上守军配合作战,令敌人无法拆墙入犯。

来源:桥西文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编辑:任利民

主编:刘西蒙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